Search

昨天哪篇蘭姆酒的文引發了一些討論,我的手機如果回訊息過長,都會自己跳掉,我就在這邊另外發一篇。
  • Share this:

昨天哪篇蘭姆酒的文引發了一些討論,我的手機如果回訊息過長,都會自己跳掉,我就在這邊另外發一篇。

第一個是道歉🙇,我昨天哪篇文把蘭姆酒打成萊姆酒,我也沒看仔細,發生低級錯誤,我文已經改過來了,也在此道歉。

第二,很多人搞不懂企業跟產業的不一樣,簡單來講產業就是
一群
能生產相同、或類似的產品的企業。

金車葛瑪蘭威士忌是金車公司投入大量資源經營的結果,但這不是產業,能發展出產業一定有一些有利可競爭的因子而發展出來,如果沒有的話就是資源的投入,金車的威士忌品質好,也得過不少獎,但買過的也知道金車的酒不便宜。

而在宜蘭地區有更多的威士忌酒廠的出現嗎?

至於台灣可可的發展,的確就是一個產業的發展,當然這個產業發展的很辛苦。

十年前我剛好從東南亞回到台灣,有小型的廠商問我本土發展可可的可能性?我告訴他們這跟咖啡不同,製程的難度高了非常多,光鹼煉之後的步驟沒有一定的規模做不下去。

後來台灣可可的發展就繞過大宗食品工業的模式使用不鹼煉的製程,沒有分提出可可脂,走向了Bean to bar的發展模式。

可可的發展是透過加工技術找出了一條不同的路,但規模過小,成本過高,經營的業者很辛苦。

高雄也有一些蘭姆酒的酒坊,有些人熱愛這些自然願意投入資源,即使是辛苦也是咬著牙在經營。

而高雄能不能發展成蘭姆酒鄉、東方波爾多、台灣香檳等,我個人當然是懷疑而且覺得機率非常低,至於說高雄能種甘蔗就能發展成蘭姆酒鄉,這當然沒辦法說服我,只是讓我覺得荒謬而已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專長為油品精煉、肥料、農產運銷實務、GAP輔導、食品研發等。接任何與上列主題相關的寫作與演講及通告,意者可以私訊。
這是一個介紹食品安全、油脂、農業的粉絲團 業配請聯絡[email protected] 或直接於粉絲團傳訊,謝謝。
View all posts